"郝玉生" 共找到影视: 13 部

万隆精神万岁 5

万隆精神万岁

  1965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了“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的活动。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当时只有二十几个独立国家,十年后已经有六十多个亚非国家独立。参加庆祝会的有亚非各国的首脑。朝鲜的金日成、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越南的范文同,老挝的苏发努冯、我国的周恩来、陈毅,还有阿联、索马里、苏丹、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亚非四十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朋友云集雅加达。在雅加达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举行了亚非文艺晚会、雅加达十几万市民还举行盛大集会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

新闻简报1969年第3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8

新闻简报1969年第3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编者按语中,引述***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全国各地城镇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我们的母校抗大 8

我们的母校抗大

  编导:郝玉生
  摄影:李永福
  出品时间:1986年
  1936年6月1日,“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在陕北成立,不久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最初的学员是红军指挥员,张震、张爱萍、余秋里、耿飚、杨德志、杨成武等都是抗大的校友。1937年大批爱国青年来到延安投考抗大,他们学政治、学军事,在艰苦生活中磨炼自己。***等****同志常来这里给同学们讲课,朱德同志从前线回来后,总要来看望学员。在抗日烽火中,抗大的许多同学用自己的鲜血写出了抗大之光、民族之光。抗大为革命战争培养出十多万干部,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骨干力量。

两种命运的决战 9

两种命运的决战

  196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编辑:石梅、郝玉生,说明词:何钟辛,解说:白景晟、刘家燕。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命运、两种前途:——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却想把中国拉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于是一场异常严重的、决定着中国命运的斗争,就在战火硝烟还未消散的中国土地上展开了。

觉醒的非洲 4

觉醒的非洲

  郝玉生:忆周总理审看三部纪录片
  周总理审看《觉醒的非洲》
  这部影片是准备献给将于1965年夏天召开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影片的内容主要是反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非洲大陆,正在战斗,正在觉醒,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
  影片的摄制工作于1964年9月开始。我与何钟辛合作编辑,李振羽、王瑜本、赵化、徐志强赴非洲大陆拍片,何方作曲,黎平、郑光泽美工,应萱剪接,杨惠制片,李连生解说,刘鉴录音,李玉杰音响,邱寿荣影片资料。钱厂长、顾凌远和我,趁到法国参加电影节之机,搜集了一些有关非洲的影片资料。历时半年,于1965年3月完成了双片。
  周总理来厂审看这部影片的时间,是在3月底或4月初。这次参加审片的人不多,只有新闻司和非洲司的几位负责同志和厂的领导。另外还有北影的几位同志,他们请总理审看一部故事片。(已记不清片名)北影的同志向总理说,各有关方面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分歧很大...

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3

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郝玉生:忆周总理审看三部纪录片
  总理审看《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1962年12月,大约是在15日前后的一个夜晚,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罗瑞卿大将,一起来到新影标准放映室,审看纪录片《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那时新影的标准放映室,声光还算是不错,而座位却是又硬又小的木椅子。为了能让总理看片时,坐得稍微宽敞舒适一些,临时把最后一排硬椅子搬走,换上几把沙发椅,前面放上两张长条桌。桌子上没有摆水果烟茶,每人面前只有白开水一杯。我们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真想为总理送上一杯香茶。可是我们都知道,当时,国家有规定,不准用烟茶招待内宾,如果把茶水送过去,总理不仅不会接受,还会向你提出批评。没办法,也只好用白开水招待总理了。
  参加审片的还有外交部、总参等单位的领导和有关同志五六十人。钱筱璋厂长简单地说了几句影片摄影情况后就开始放映。正当影片放映时,忽然听到总理说,停一下,停一下...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1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 郝玉生 张庆鸿
  摄影 杨之举 俞乐观等
  色别 彩色
  出品年 1989
  内容简介
  198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建国四十周年。我们注视着天安门广场那面同太阳一起冉冉升起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时,不由想起了四十年前的开国大典;想起了***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飞向天宇的宏亮的声音;想起了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而来到广场接受检阅的部队;想起了为庆祝翻身得解放,广大人民群众激越欢乐的情景。
  不应忘记过去,因为没有过去就不会有今天,再美好的明天也是从历史走来的。
  本片获1989年第一届中国电影节奖。
  ()

第十个春天 9

第十个春天

  1959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祖国十年来的伟大变化。万里江山,如花似锦。和新中国一同诞生的孩子,已经戴上了红领巾。过去的荒山僻野,如今成了人民公社的农田。巨大的工厂,一座又一座地兴建起来。全国人民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正向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阔步前进。

首都百货大楼 6

首都百货大楼

  片名:首都百货大楼
  编导:郝玉生
  摄影:王志雄
  影片本数:2
  出品年:1956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1956年,北京百货大楼建成。它是当时北京规模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百货大楼汇集了近三万种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内外的商品。大楼可同时容纳两万顾客,节假日每天接待顾客20万人。这里的商品可以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要,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不管是汉族或兄弟民族,都会感到称心如意。影片展示了各种花布、服装、鞋帽、绸缎,各种厨房用品、各种工艺品,还有玩具,乐器、国产收音机等。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很有资料价值。()

当你熟睡的时候 10

当你熟睡的时候

  片名:当你熟睡的时候
  编剧:陈方千、安然
  导演:郝玉生、何守中
  摄影:王兆义
  影片本数:2
  色别:黑白
  出品年:1957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我们的城市经过了一天的劳动生活之后,又吸引着我们在多彩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消除了疲劳。夜来临了,一切都静悄悄的,但就在这个时候,还有许多人为我们明天的生活和工作劳动在漫漫的长夜里。幼儿园的阿姨们,炼钢工人的母亲们,送奶工人,医院的医生、护士,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在为明天忙碌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经历了一夜辛劳的同志们早上好!我们的城市早上好!

光明照耀着西藏 10

光明照耀着西藏

  1951年,从中央民族学院刚分到北影厂的泽仁和扎西旺堆及18军前线摄影队的计美邓珠、次登加入西藏摄影队,他们成为了西藏第一代藏族电影摄影师。随后他们与队友刘贵仁、郝玉生等人分成若干小分队拍摄了部队从西康、青海、新疆等地全线推进拉萨的《光明照耀着西藏》,反映进藏将士克服重重困难翻越丹达山、唐古拉山、抢渡通天河的漫漫羁旅、拉萨入城仪式时受到僧俗民众夹道欢迎的盛况。泽仁和新影厂西藏站的几位藏族摄影师还向国内外报道了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真实情况,记录了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形态历史资料。

珍宝岛不容侵犯 1

珍宝岛不容侵犯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编导郝玉生、王程帆,摄影封永迎、苏德福、吴金华、刘锡喜、王锡朝等。
  关于边防军与入侵苏军在珍宝岛的战斗记实。片中,枪炮激烈,死亡发生在瞬间……

百万农奴站起来 5

百万农奴站起来

  影片用大量血淋淋的事实,揭露了西藏农奴制度的黑暗和罪恶,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息西藏农奴主叛乱之后,百万农奴从奴隶枷锁中解放出来的动人情景。影片充分发挥了纪录电影的特长,用电影技法,并通过与音乐、解说词等表现手段的有机结合,使整个影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影片使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了解了西藏农奴制度的罪恶,认识到在西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