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找到影视: 6 部

激荡·1978-2008 7

激荡·1978-2008

  • 已更新至31集
  • 2008  

  《激荡1978-2008》以编年体的形式,重述了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到2008年的重大经济事件:1979年看袁庚如何种好蛇口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1984年看王石们如何踏准步点,跨入中国的“公司元年”;1990年看中国如何启动证券交易,发展资本市场;1999年看中国如何融入世界,走向新千年;2003年看中国房地产也如何一飞冲天,面临考验;直至2008年看中国人民如何跨越新险阻,以回溯与展望进入下一个激荡三十年。
  为了更好地体现口述历史的节目价值观,精准地还原中国经济史的细节,《激荡1978-2008》采访了诸如参与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1978年随***访日记录开放进程的摄影记者钱嗣杰、质量万里行的组织者、创办者,原《经济日报》总编艾丰、著名美籍华人摄影家刘香成、曾与老记者穆青共同采访撰写《风帆起珠江》的“民间智库”王志纲、以连...

中国***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

中国***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中国***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共有3项议程:(1)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2)修改中国***章程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3)选举中央委员会。

欢度国庆:一九七三年北京 8

欢度国庆:一九七三年北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前夕,外交部举行盛大招待会招待各国贵宾、外国专家和各国驻华使节。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周恩来等出席了招待会。**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国务院办公室也举行招待会,招待兄弟党的同志、各国知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外籍华人。首都50万群众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颐和园等6大公园举行游园活动,庆祝国庆二十四周年。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位朋友和我们一同联欢。周恩来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参加联欢。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参加了各大公园的联欢活动。工农兵业余文艺演出队和专业文艺团体演出了文艺节目。( )
  编导 王永宏、白国柱等
  摄影 舒世俊、费龙等
  色别 ...

国庆颂 2

国庆颂

  1974年10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新闻纪录片《国庆颂》。
  编导 肖树琴等
  摄影 李振羽等
  色别 彩色
  出品年 1974
  内容简介
  我们祖国胜利地走过了25年战斗历程。节日前夜,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国庆招待会。10月1日,在北京各大公园,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兴高采烈地与首都人民一起欢度节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首都群众一起欢度节日。人们用深情的颂歌歌颂党和祖国,人们用欢快热烈的舞蹈表现胜利的喜悦。公园里,处处有欢笑。游艺园地,人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导青少年勇攀科技高峰。节日的市场,商品琳琅满目。首都银幕和舞台,异彩纷呈。节日的首都之夜,火树银花,百花盛开。()

中国股市记忆 7

中国股市记忆

  • 已更新至60集
  • 2010  

  为纪念中国资本市场成立20周年,央视财经频道将于9月6日隆重推出电视系列短片《中国股市记忆》。
  六十集的《中国股市记忆》截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32年间的60个精彩片断,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资本市场2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节目组在全国各地收集了近万张图片,近百件道具,采访了近百位中国资本市场20年发展中的改革者、亲历者。
  在表现形式上,《中国股市记忆》将影响中国资本市场进程的重要的人和事,用讲故事的形式加以展现。节目中,您可以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发行的第一张股票,结识第一位下单的红马甲,解密8.10,5.19,6.24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在节目中,观众将和我们共同去感受市场参与者的喜怒哀乐,共同感悟市场的成熟和成长。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在怎样改变着中国,改变着每一个人。

家在上海:返城知青生存路 4

家在上海:返城知青生存路

  • 已更新至5集
  • 2012  

  据说,知青返城的那年冬天,一场黑风暴刮了七天七夜,因为没有了胡杨林的阻挡,整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仿佛都卷到了空中。在那个记忆中异常寒冷的冬天,成千上万的男女知青,从各个偏远的团场走出来,他们顶着风沙,沿着他们亲手修筑的公路或干渠,汇集到阿克苏地委的大楼前。1980年11月23日,他们开始绝食请愿……
  他们,从新疆千方百计地回到上海,后来又带着说不清的情感一次次地重回新疆。上海,新疆,其实都曾经是他们出发的地方。任何一代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我们在这里所记录的这些人,他们,从十几岁一同踏上去往新疆的路开始,就注定了将会有着共同的经历、悲喜和命运,将会有着那么多平凡中的传奇;即使在他们纷纷返城的这三十年来,也依然如此。他们的人生脚步,他们的情感起伏,让他们成了永远的上海青年,同时也成了永远的新疆之子。